第四章 朝乾夕惕:雍正帝继位后的日子 01

“九子夺嫡”,众多皇子都想争得皇帝宝座,皇四子胤禛也是如此。

可胤禛真的当上皇帝之后,他又常常感慨“自古为君难,至于朕躬缵承大统,尤为难之难者。”[《雍正朝起居注册》(第一册),雍正二年十月十七日]雍正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真是又苦又难。甚至,他还专门刻了一方“为君难”的印玺,感慨工作不易。

究其原因,雍正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朕)若明知有弊,不加整顿,必加朕以懈弛不理之名矣,亦非治国经邦之道也;朕若竭力整顿,而内外大小臣工,不能革面革心,何以为政?”[《雍正朝起居注册》(第一册),雍正二年十月十七日]国家出了问题,不整顿,会被批评懈怠,于国无益;狠狠整顿,又会遭遇群臣的消极对抗,同样难以振兴。于是,雍正才会感慨自己“为君难”。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雍正最终还是掀起了一场整顿官僚、改革新政的巨大风浪,以宏观的设计与微观的勤勉,仅用时13年,就为清朝重新打造了一整套财政和行政系统。

正如前文提到的孟森先生的评价,“惟世宗之治国,则天资独高,好名图治,于国有功,则天之佑清厚”。在孟先生眼中,清朝拥有雍正,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上天的一种恩赐与庇佑。

新政改革:清朝制度的总设计师

从皇四子胤禛到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在走完艰辛的夺嫡之路后,老四终于踏上了执政之路的新征程。

执政十三年,雍正到底都干了什么?为什么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雍正一直被人骂作暴君,而在最近的几十年中,雍正的风评又反转了呢?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去解答“雍正到底是明君还是暴君”这样一个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雍正继位之初他所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实话实说,康熙自诩的“盛世”于雍正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光是摆在明面上的大问题,就有以下三个:

第一,政治上,党争对抗。允禩的“八爷党”背后,仍然有许多满洲勋贵,且他们势力庞大,老九甚至在康熙驾崩的当天夜里就敢和雍正公开叫板。

皇考升遐之日,朕在哀痛之时,赛思黑突至朕前,箕踞对坐,傲慢无礼。

第二,经济上,财政亏空。雍正在登基前就知道清朝当时的国库是缺银子的——

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朕在藩邸,知之甚悉。

第三,军事上,隐患重大。康熙晚年间,尽管老十四收复了西藏,但因为财政紧缺、粮草不济,朝廷被迫和新疆的准噶尔议和了。这无异于在当时的西北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可即便如此,这三个问题仍只是表面上的,更严重的在于,这些问题背后所潜藏的税收混乱、官场腐败、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等一系列隐形的危机,雍正所看到的一切都预示着清政府正在走向一条难以挽回的衰颓之路。没想到,雍正仅用了13年的时间就改变了这一切,并最终给乾隆留下了一台税收清晰、治理高效、社会安定的超强国家机器。

好,雍正波澜壮阔的13年执政生涯,正式开始。

一、头绪纷繁的乱局

与8岁就登基的康熙不同,雍正继位那一年,他已经45岁了,是一个大龄皇帝。不过岁数大自然也有岁数大的优势,凭借着多年来在夺嫡斗争和办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雍正对官场中各种花花肠子是非常熟悉的,以至于很少有大臣能蒙他。

雍正登基后下令追缴亏空过程中,闽浙总督满保试图造假账忽悠雍正,结果被雍正直接 了回去。雍正说:

此等言语何必奏朕,朕岂为八岁登基之君。尔等如此,反招朕猜疑。

你当朕是8岁继位的娃娃皇帝?你以为朕什么都不懂?尽管雍正这句话有些直白,把康熙都一并讽刺了,但我们也能从这句话中看出雍正对自己是相当自信的,而他也的确是有如此自信的实力的。甚至可以说,雍正从登基的第一天起,其卓越的能力就已经显示出来了。

康熙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驾崩的,雍正在当月十四日就下令:

命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总理事务。(《清世宗实录》卷一,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事后来看,雍正选择这4位总理事务大臣,水平非常高。选错任何一个,当时的局面可能都不会那么快就稳定下来。

第一,任命老八,这既是安抚也是拉拢,目的是稳住皇族宗室内部,不激化矛盾。这个不算难,稍有城府的人,基本都能做到。

第二,任命老十三,这是给自己安排帮手,属于最基本的操作,换了我们也都能做到。

第三,任命马齐,这绝对是一个“神操作”了。与影视剧中的老好人形象不同,历史上的马齐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号召力的满洲贵族。马齐最特殊的一点则在于他早期曾是“八爷党”的核心人物之一,但后来马齐被康熙敲打后,就迅速退出了“八爷党”。因此,雍正重用马齐,就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他在告诉满洲勋贵,只要远离老八,忠于皇帝,你们都可以保有高官厚禄。

第四,任命隆科多。此前,在康熙驾崩的当天晚上,雍正已指派隆科多派兵封锁了京城九门,实行全城布控。此次任命就是雍正在给所有观望的王公大臣出的一道选择题:二选一,要么退出党争,忠于新皇,像马齐一样飞黄腾达;要么一意孤行,继续抗争,那就全都去隆科多的牢房里蹲着吧。

这一通操作,可以说是相当稳准狠,相当于在康熙驾崩后不到24小时,雍正就把整个局面基本稳住了。心思之深沉和手腕之果断,说实话,“九子夺嫡”选手中其他的那几位阿哥,真是输得一点也不冤。在政治斗争的能力与素质上,雍正明显领先。

在稳住局面之后,雍正就开始大杀四方地整顿官场了。

二、雷霆手段的新君

说起来,雍正执政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但有手腕,而且不拖延。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当时,康熙的丧礼才刚结束。雍正连一天也等不了,立刻下令,要求中央及各省补交康熙朝的财政亏空,三年之内补完,到期完不成的,一律从重治罪:

各督抚将所属钱粮严行稽查,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毋得苛派民间,毋得借端遮饰。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

这着实打了官员们一个措手不及。因为按惯例,新皇登基,为了彰显仁德之心,前朝亏空往往都会清零,既往不咎。结果雍正刚登基就宣布要钱,有的官员就开始手忙脚乱了,准备做假账来蒙混过关。

可雍正是何等精明。

雍正元年(1723)正月十四日,元宵节都还没过,雍正就宣布要成立一个全新的中央机构,叫“会考府”,并且由老十三怡亲王允祥亲自挂帅管理。会考府的本质,其实就是清朝版的审计署,负责全盘审核中央及各省的财务报表。一句话,用最精锐的团队,算最精确的数字。谁也别想用假账欺瞒中央。

老十三做起事来,也是个细致入微的狠人。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查出户部库银亏空是259万2957两6钱3分1厘零 ,连1厘都不放过。中央各级官员这可吓坏了,原来老十三跟我们来真的啊。于是各种闲话遍传朝野,说怡亲王查账的方式实在太刻薄了。等闲话传到雍正耳朵里时,雍正一下就火了,立刻召集群臣开会,上来就先说:

朕特令怡亲王管理清查,并谕怡亲王,尔若不能查清,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查清,朕必亲自查出!

朕的十三弟查你们的账,那是被朕逼的!然后雍正又接着说:

经怡亲王查出实在亏空二百五十余万两,深以追补为难,请以户部所有杂费,逐年代完,约计十年可以清楚。

你们肆意诋毁十三弟,实际上,十三弟非但不刻薄,甚至还偷偷找朕求过情,要把本来三年的还款期限宽限到十年,你们怎能在背后如此议论怡亲王呢?最后,讲到激动处,雍正更是破口大骂:

无知嫉妒小人,反谓王过于苛刻。不但屈抑天理,人情何在?特令尔等知之。

总之,雍正的意思很明显:锅全是朕的,跟朕的十三弟没关系,你们骂谁,也骂不到怡亲王的脑袋上。这是何等的兄弟感情?最后,雍正的目的也确实达到了。很多朝代的百姓会痛骂当朝官员是酷吏,夸皇帝是明君,而雍正朝是反过来的。百姓会说雍正朝的大臣还是不错的,偏偏这雍正是个暴君。

但比起天子脚下的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的亏空才是更大的难题。

大家别认为雍正只会靠强权强行讨要钱财,在追缴地方亏空这件事上,雍正是非常讲究方式方法的。他很清醒,追缴亏空的前提是不能让官员勒索百姓,影响社会安定,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因此,雍正强调“毋得苛派民间,毋得借端遮饰”。所以,雍正做的第一步,就是先把有亏空的官员进行分类。

一般地方出现财政亏空,往往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因公事挪用,被上司勒索,官员自己贪污。雍正表示,如果是因公事挪用和上司勒索导致的亏空,允许该官员三年内还清;但如果经调查发现是官员自己贪污导致的亏空,犯事官员立刻抓起来免职。

可在抓贪污官员这件事上,门道很多,对雍正的水平也是不小的考验。

在古代官官相护的背景下,经常出现一种奇妙的现象,就是每当有官员贪污被查到,就会有人站出来对其进行袒护,理由通常是:这个人尽管贪是贪了点,但其能力还是有的,况且朝廷培养一个官员不容易,不妨让他“革职留任”,也就是免去官职后仍留在衙门里办办差事,让他戴罪立功,把钱还上。这样既能补亏空,朝廷也能保留一个有能力的官员,岂不是一举两得?

倘若皇帝耳根子软一点,顾虑多一点,那很有可能就被忽悠了。比如康熙朝,革职留任这种事,就是比较常见的。可雍正偏不,碰上有人袒护贪官,他直接就 回去:

亏空钱粮各官,若革职留任催追,必致贻累百姓。

他都已经是个贪官了,我还让他革职留任,那不是纵容他继续勒索百姓吗?以后这种建议,你们就不要跟我提了,一经查处,就地抓捕。

可抓了贪官就代表问题解决了吗?不,抓了贪官之后,还是会有人来求情,而此时的理由就变成了这个人虽然贪了一点小钱,但其官声和民望很好,当地百姓愿意集体出钱替他补齐亏空,圣上您看,百姓的“万民伞”和“请愿书”已经送来了,还请开恩,让他官复原职。雍正一听,好家伙,这是拿朕当大傻子呢?雍正就说:

有州县亏空钱粮,百姓情愿代赔者,此端断不可开。亏空之员未必爱民,况百姓贫富不等,断无阖县情愿代赔之理。

最后,雍正非但不准百姓代补亏空,还专门派人去调查当地是否存在黑恶势力欺压百姓,强迫百姓请愿签字。

即便是皇帝,有时想抓个贪官,打击某种现象,也远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难。但凡皇帝的思路乱一些,反应慢一些,或是心肠稍微软一些,这种事就很有可能推进不下去了。有时候,官官相护严重到了地方长官会直接袒护下属、隐瞒贪污罪状的程度,而面对这种情况,雍正也有分外有趣的处理办法。

比如,当时的江南亏空严重,雍正就下旨:

江南钱粮,积欠甚多。……著户部侍郎王玑、刑部侍郎彭维新前往。(《清世宗实录》卷七六,雍正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雍正直接从中央派了两个侍郎过去,一个管财政,负责查账;一个管司法,负责抓人。这只是常规操作,真正厉害的是,雍正又从吏部调了40多个候补官员,给前面两人搭了一个办案团队出来——

应用四十余员。……并将吏部记名人员,一并带领引见。(《清世宗实录》卷七六,雍正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意思就是,你们此次南下,一旦查到哪个官员有贪污罪状,就地逮捕,然后从这些办案的候补官员里挑人,直接原地安排他们上岗顶缺。

大家可以置身此情境中想象一下,面对如此旨意,这些候补官员在办案时得有什么样的积极性?还官官相护?我今儿就是掘地三尺也得找出罪证,我来了可就不走了!

但雍正的目的只是抓人吗?当然不是。他所有的办法都是为了把赃款追回来,补齐亏空。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倘若这些贪污的官员说自己没钱,要当老赖该怎么办?这可就正中了雍正的下怀,对策就两个字——抄家。抄家也有讲究:

凡亏空官员题参时,一面严搜衙署,一面行文原籍官员,封其家产追变。

双管齐下,只要查到其罪证,犯事官员其办公室和老家的资产一并查封。随时准备充公。

可如果这些官员转移资产,资产都放到了亲友的名下,又该怎么办?雍正说,这还不简单?

查其族党亲戚平日分用宦赀者。

查一下犯事官员的亲戚,都有谁曾经花过他的钱,把这些人的家一起抄了。有的大臣忙劝说,皇上,这于法不合。雍正反 道:他的俸禄是多少,他的亲戚心里没数吗?他们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能不知道那是赃款吗?他们这就是知法犯法,就该抄他们的家。当然,雍正最后也表态了,即便操作过激,出了问题:

其害不过一家一人而止,若侵帑殃民者在一县,则害被于一县;在一府,则害被于一府。

朕抄错了,顶多祸害一家;可朕要是放过了他们,他们就会祸害一方的百姓。

结果就是,只要雍正查到了官员贪污,该官员的钱就不可能保得住。于是,有的官员在被捕后,就在狱中上吊自杀。毕竟这就死无对证了,这样一来,牺牲自己,至少能保住家人的荣华富贵。出现此种状况,雍正更加愤怒,坚决不吃这套——你们盘剥百姓,贪了国家的钱,凭什么你一死,这钱就顺理成章地归你全家了?于是,雍正昭告天下:

舍命抵赖,似此刁恶之风亦不可长,着将……嫡亲子弟并家人等,令该督抚严审。

官员被捕,要是不自杀,姑且只抓你一个;凡是自杀的,直接抓全家。

此招一出,雍正朝的官员自杀现象立刻大为减少。

不过雍正这种全方位、无死角的追债方式,也导致打击的官员过多,一时间谣言满天飞,说雍正是“抄家皇帝”,说他贪财好色、荒淫无度,所以才四处抄家,以便大范围敛财。然而事实是,在雍正的雷霆手段之下,康熙朝晚年亏空日益扩大的趋势,立刻就被摁住了。让我们用数据说话,雍正元年,国库存银是2361万两,追讨三年后,雍正四年(1726)的国库存银就涨到了4741万两,直接翻了一倍多。谣言说雍正荒淫无度,但户部的账目却显示,雍正执政初期的财政支出是在逐年降低的。雍正虽然是皇帝,日子却过得比那些富贵王爷要苦得多。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追缴亏空的雷霆手段之外,雍正真正使清王朝得以缓过气来的关键在于他那一项项精巧的制度设计。

三、朝乾夕惕的改革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家往往觉得雍正这个皇帝当得特别累,有一个深层原因就在于,雍正意识到国家当时存在诸多问题之后,深觉以自己40多岁的年龄和精力,如果一项项去改,是完全来不及的。于是雍正从继位伊始,就同时展开了多项大规模的改革工作,力求同步推进。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雍正宣布追缴财政亏空。雍正元年正月,会考府成立;四月,开始废除“贱籍”;八月,宣布秘密立储;九月,决定推行“摊丁入亩”;十月,一个意外发生,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需要紧急筹备军务;十一月,实现“台省合一” ,完善监察制度;十二月,启动“火耗归公”与“养廉银”试点推广。雍正二年(1724)三月,青海平定,政权稳固,正式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不到16个月的时间里,雍正在追缴亏空和平定青海的同时,还推进了8项制度改革。这其中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像“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三项直接把改革开进了深水区,上来就啃硬骨头。

要知道,历史上有些所谓“改革”,本质上只是顺着权贵集团的意愿做表面文章,那甚至不能叫改革,应该叫“分赃”。而雍正所进行的改革,动的就是权贵集团的蛋糕,这可不是在“分赃”,而是在“玩命”。所以,作为全国改革的核心操盘手,雍正他的工作压力之巨大,可想而知。

雍正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在确保国库有稳定的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提高君主对官员的控制力,加强政府的治理能力,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以巩固清王朝统治,延续清王朝的寿命。当时影响清朝国家财政的,主要是两类人——贪污的官员和不交税的乡绅,雍正的改革,无异于是雍正改革集团和他们的一次政治火并。

雍正和官员们的对决,基本上就是“三板斧”:追缴亏空、密折专奏、“火耗归公”。

“第一板斧”,追缴亏空,就像前文所说的,这就是为了整顿风气,并告诉官员们,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作为“第二板斧”的密折专奏,我们展开解释一下。清朝以前,官员的奏本要经过层层递交才能转交到皇帝手中,所以下级官员有些话是不敢说的。而从康熙开始,他逐渐允许一些亲近的大臣,绕过“中间商”,在给皇帝内廷的请安折子里奏报公事,以便获取更加真实的消息。但是这个密折专奏的权力,康熙给的人不多,因为他自身审奏折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大概从康熙二十年(1681)开始,一直到康熙驾崩,40多年的时间里,拥有密折专奏权的官员,全加在一起也只有200人左右。

为了加强对官员的控制,尽管雍正在位的时间只有13年,但雍正朝拥有密折专奏权的大臣却超过1300人,甚至有一部分州县长官都有资格直接给雍正本人写奏折。所以雍正仅批阅奏折这一项的工作量就非常庞大。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雍正这是自讨苦吃,但雍正也的确在“自讨苦吃”过程中构建了一整套关于奏折传递的新系统,实现了自己对官场的高度控制,以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之后,雍正又抡起了他对官员们的“第三板斧”。关于“火耗归公”,我们前文已稍有提及,此处再进行一些补充。

皇帝之所以无法管控“火耗”,核心原因在于明清两朝官员的俸禄实在太低了,一个七品知县的一年收入是45两,在理论上这也许够知县自己生活,但考虑到衙门的办公支出,官场的众多陋习,逢年过节的上司勒索,这点钱就远远不够了。因此,受现实因素影响,在中央财政不额外拨款给官员涨工资的前提下,皇帝就只能任由自行加派“火耗”现象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贪官和清官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贪官收“火耗”时,肆无忌惮,随意加派;清官收“火耗”时,相对合理,少加派一些。而雍正的新政“火耗归公”,在本质上就是将“火耗”合法化,维持一个低税率,然后收归国有,再分拨下去给各级衙门用作办公经费和官员俸禄,也就是所谓“养廉银”。最终,这个措施一举三得,既保证了清官的日常开支,又避免了百姓被肆意盘剥,同时财政上也能做到精细化管理。

其实“火耗归公”的基本逻辑是不难想到的,此前也有人向康熙提过,但康熙的答复是:

朕若批发,竟视为奏准之事。加派之名朕岂受乎?(《清圣祖实录》卷二九九,康熙六十一年九月初六日)

意思是“火耗”这件事如果合法了,不就等于朝廷在变相地向百姓加派吗?“加派百姓”的恶名,朕这种圣明君主是不可能背的。但这话说得就实在失之偏颇了,为了一己的名声,放任百姓被盘剥,君主无限圣明,锅全是贪官污吏在背。

但放在雍正这儿似乎不成问题,不就是挨骂吗?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雍正就直接把“火耗归公”给推广开了,这一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其实还是相对顺利的,因为雍正给官员的工资涨得特别多。之前一个知县一年的俸禄是45两,实行“养廉银”之后,普遍都能涨到800两,这还是起薪,最高能接近2000两,几十倍的增幅。

同时,雍正还下令禁止逢年过节送礼,并利用密折和巡察御史进行严查,整顿官场陋习。一时间,贪官不敢贪,清官不用贪,官场风气被迅速扭转。民间百姓要交的“火耗”,数额也普遍降低。

雍正真正的强大之处在于,他整顿官场的同时,还在整顿地主士绅。手握两大法宝,左手“摊丁入亩”,右手“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古代中国的农业税收有两份,一是按田亩收地税,二是按人丁收丁税。但随着土地兼并和人口膨胀,地少人多的穷人交不上税,只能被迫逃亡。这样不仅会导致社会动荡,也会导致丁税白白流失。雍正所推行的“摊丁入亩”,就是取消丁税,把这部分钱分摊到地税中,在保证国库总收入不变的同时,还能减轻穷人的负担,确保社会安定。

这项改革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尽管地少人多的穷人会举双手赞成,但地多人少的地主是必然会坚决反对的。

只是雍正无比强硬地压着官员们必须推行。

前文提过,当时浙江巡抚法海推行“摊丁入亩”时,地主们就到衙门闹事,法海没顶住压力,宣布暂停推行“摊丁入亩”。于是,雍正立刻调走法海,换李卫就任浙江巡抚,继续推行新政。李卫的手腕甚硬,搞“刀把子”改革——命令亲兵,凡是反对新政的地主,一律先抓到牢里,进行思想教育,什么时候认识到新政是对的了,什么时候放他们回家。最终,“摊丁入亩”在浙江率先成功实行,并逐渐推广到了全国。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又减轻了底层民众的经济压力,可以说,“摊丁入亩”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而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其实更多是为了解决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清朝初期,清军刚入关时,清政府为了争取官绅的支持,就给了他们一个福利政策——在清朝为官或取得了功名的士绅,本人不用服差役,家里人也可以按官员的品级减免部分丁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福利政策在具体执行时就走样了。不仅官绅本人不用服差役了,还连带着一大家族的人都不用服差役了。而且在收税时,丁税不是减免,而是压根不收了,甚至在推行“火耗归公”之前,官员们在收非法的“火耗”时,也会绕开士绅家族,只收平民百姓的。如此一来,民怨渐深,凭什么干活的是我们,要钱时还找我们?这极大地激化了民间矛盾,导致社会严重不安定。

鉴于此,雍正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这项措施核心内容就三点:当初说好的官绅本人不服差役,现在依然有效,但家族中的其他人,在政府有需要时,都必须服差役;之前说好减免的是丁税,现在推广“摊丁入亩”了,丁税不存在了,各家在交地税时,就必须得全额如数上交;过去,官员私人收取“火耗”时,绕你们而行,朝廷可以不管,可现在实行“火耗归公”,你们的“火耗”就得和其他百姓一样,该怎么交,就怎么交。

总的来说,雍正的这几项改革一旦叠加,相当于把士绅家族的诸多特权给一次性清零了。雍正这么做,尽管得到了底层民众的支持,可乡绅地主是万万不会答应的。由此,双方的矛盾开始激化,而且雍正随之应对的一系列做法,可不像影视剧中演得那般软塌塌的。当时,河南的考生罢考,反对“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在影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下派弘历去安抚考生,好言相劝。而在真实历史中,雍正的态度可就强硬得多了。当时,雍正收到田文镜的奏报后,写的朱批是:

必将一二渠魁正法示儆。

雍正甚至都不耐烦等案卷上报中央报批了,命刑部侍郎阿尔松阿 直奔河南,就地签字处决。带头罢考的乡绅生员,两情节严重者砍头,还有数人判绞刑。

尽管河南当地对田文镜骂声一片,史称“无人不怨” ,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这骂声中一定少不了针对雍正的。但在一场血腥镇压之后,“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顺利在河南推广实施了。不管地主怎么想,底层的老百姓一定是很喜欢这个政策的,尽管百姓服差役时还是一样受罪,但至少看起来公平了。民间的矛盾也因此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

在和官僚集团以及地主士绅进行几轮碰撞、博弈之后,最终,雍正先是通过“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重新塑造了清朝的税收制度,使政府有了稳定且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然后又通过密折专奏和后来设立的军机处实现了对官僚集团的高效控制,并通过“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促进了社会的安定。

所以,待乾隆继位后,雍正留给后继之君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他攒的多少银子,因为受到雍正朝后期的西北战事的影响,雍正留下的资金并不算充裕;真正重要的在于,雍正给乾隆留下了一整套高度严密而稳定的税收和行政系统。

所以我们不要看乾隆上台后给老八、老九平反,释放老十四,就觉得他在和雍正唱反调。要知道,前面提到的这些收钱、管人的制度,乾隆可是照单全收的,因为它们用起来,是真香啊。后来,乾隆曾经一度被地方官员忽悠,准备取消“火耗归公”,但在冷静下来之后,乾隆还是意识到了当初他父亲这些天才般的设计,他是一点都不能改的,改了是要出大乱子的。

今若轻更现行之例,不且导之使贪。重负我皇考惠民课吏之盛心乎!(《清高宗实录》卷一七八,乾隆七年十一月初十日)

那雍正为了设计出这些制度,推广这些改革,他到底付出了什么呢?在雍正52岁那年,他写过一首诗:

虚窗帘卷曙光新,柳絮榆钱又暮春。

听政每忘花月好,对时惟望雨旸匀。

宵衣旰食非干誉,夕惕朝乾自体仁。

凤纪分颁虽七度,民风深愧未能淳。

春色很好,但我一直在忙,总是忘了去看。我工作也真算是尽力了,可我总觉得,我还能做得更好。

大家可能不知道,雍正身为皇帝,有时还会在奏折的朱批里,和大臣们写一些自嘲的话,这些话甚至有时还有些致歉的意味,比如他曾在给鄂尔泰回信时说:

灯下批写,字迹可笑之极。

唉,今天工作得太晚了,灯暗眼花,朕这字,写得不太好看了。

经常有人说雍正勤劳,一年里天天都在工作,只在过年时歇一天。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有学者专门统计过《雍正朝起居注册》中的相关记载,按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史松教授的统计,以雍正七年(1729)为例,那一年的农历有闰七月,全年一共有384天。那雍正有多少天是在处理公务的呢?376天,他只给自己放了8天假。虽不是一年只休一天,但也非常辛苦。

但雍正的苦熬是有效果的,否则在惯于欺上瞒下的清朝官场,他那些改革是很难成功的。而雍正也知道他对官绅的做法注定是不会让他落下什么好名声的。雍正五年(1727)时,他自己就说过:

朕年已五十,于事务经练甚多。加以勤于政事,早夜孜孜。凡是非曲直,尚有定见,不致为浮言所动。

朕50岁了,大风大浪见多了,朕知道什么是对的,那些流言蜚语是影响不了朕的。

可纵是如此,当一年后“曾静案”爆发时,雍正看到民间流传的自己的十大罪状——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好谀任佞,再也忍不住了,他选择“公开对线”,出版那本清朝名著——《大义觉迷录》,来替自己辩白,并且在全国刊行,强制推广。只可惜到最后,越描越黑,一本原是辩白黑料的平反之书,最后反倒成了一本关于雍正的黑料集。

不过,雍正有一点说得是对的,他真的认为“凡是非曲直,尚有定见”,因此“不致为浮言所动”,当黑料满天飞的时候,雍正还是照样苦熬着,继续推行改革、完善制度。不过雍正到底不是铁人,雍正八年(1730)之后,他的朱批数量明显减少,当然这个减少是和雍正自己过去的朱批数量对比的结果,若和别的皇帝比起来,仍然很多。

那雍正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想必大家已然猜到。

那年的五月初四,老十三允祥病重去世了。雍正伤心欲绝,跟着大病了一场,那时雍正的病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呢?据乾隆后来回忆说:

(雍正)八年六月,圣躬违和。特召臣,及庄亲王、果亲王、和亲王,大学士、内大臣数人入见,面谕遗诏大意。(《清高宗实录》卷五〇,乾隆二年九月初一日)

可见雍正这一场大病,当时连他自己都觉得怕是挨不过去了,要下遗诏了。不过好在雍正还是撑过来了,可拖着这么副病身子,雍正又开始玩命工作,即便后来病情好转,可照他的工作强度而言,病虽能好,身体却不复如初了。偏偏雍正还迷信丹药,身体越虚,越要让道士炼丹,要强行吃丹药来补一补。最终,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日,雍正感到身体不适,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仍坚持带病工作,一直到二十二日深夜,雍正的病情突然加剧,他急召王公大臣,宣布遗诏。二十三日凌晨子时,雍正驾崩,终年58岁。

如果用雍正自己的话为他的一生做收尾的话,那应该就是:

自古帝王治天下之道,以励精为先,以怠荒为戒。朕非敢以功德企及古先哲王,而惟此勤勉之心,自信可无忝于古训,实未负我皇考付托之深恩也。

回望雍正的一生,他说的这番话,他自己做到了吗?

注释1:胤禛:《大义觉迷录》卷一,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本,第33页b。

注释2:见《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六,四库全书本,第9页b。

注释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闽浙总督满保奏报总督衙门每年各项进银数目折》,黄山书社,1998,第23页。

注释4:见《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四库全书本,第19页b—20页a。

注释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二册),《和硕怡亲王允祥等奏请查三库钱粮请准亏空官员限内赔补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第790页。

注释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册》(第一册),雍正二年十一月十三日,中华书局,1993年,第366页。

注释7:同上。

注释8:同上。

注释9:见《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四,四库全书本,第21页b。

注释10:同上书,卷十九,第9页a。

注释11:萧奭:《永宪录》卷二下,中华书局,1959,第137页。

注释1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册》(第一册),雍正三年二月二十七日,中华书局,1993,第437页。

注释13:同上。

注释1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册》(第二册),雍正五年二月初三日,中华书局,1993,第963页。

注释15:雍正元年,雍正命执掌封驳的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转归都察院管理,实现“台省合一”。

注释16:《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一,《朱批田文镜奏折》,四库全书本,第45页a。

注释17:阿尔松阿,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累官至领侍卫内大臣、刑部尚书。曾与其父阿灵阿积极拥立允禩为太子,后因此获罪,在雍正四年被处死。

注释18:《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二,《朱批田文镜奏折》,四库全书本,第3页a。

注释19:胤禛:《暮春有感》,见故宫博物院编《清世宗御制文》,海南出版社,2000,第338页。

注释20:故宫博物院编《〈文献丛编〉全编》(第一册),《掌故丛编》第三辑《鄂尔泰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第246页。

注释2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册》(第二册),雍正五年十月初三日,中华书局,1993,第1512页。

注释22:故宫博物院编《清世宗御制文》,海南出版社,2000,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