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萧墙夺嫡:四阿哥胤禛的登基之路 09
老四胤禛:后来居上的胜利凯歌
我们很少见到有哪个皇帝能像雍正这样,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流言蜚语缠身。生前被人说是篡位,死后被人说是让吕四娘 割了脑袋。最有意思的是,目前唯一明确记载了“雍正篡位”事迹的相关原始文献,还是他自己亲手执笔的清朝名著——《大义觉迷录》。一部本想澄清黑历史的作品,反倒成了黑历史本身。
老四胤禛的一生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呢?皇四子胤禛又到底是个怎样的汉子呢?我们“九子夺嫡”的压轴人物,终于登场了。
一、锲而不舍的少年
康熙十七年(1678),老四胤禛出生了。小胤禛的生母是当时尚无封号的乌雅氏,养母则是皇贵妃佟佳氏。清朝培养皇子大多是生母、养母并存的模式。其目的就是避免母亲家的亲戚干政,有血缘的母子不亲近,亲近的母子又没有血缘,外戚的崛起就会受到压制,皇权也会更加稳固。
小胤禛的运气是非常好的,因为他的大哥胤禔、三哥胤祉都是被宫外的官员家庭抚养长大的,而他则是由皇贵妃抚养长大的。究其原因,应当在于佟佳氏深受康熙喜爱,且又长期没有子嗣,老四的出生恰逢其时,才有了这段养母养子间温馨的亲情关系。
这份出生时便携带而来的运气,对小胤禛来说意义巨大。
胤禛的生母乌雅氏出身不高,其父亲只是个护军参领,而其祖父只是个厨子。所以乌雅氏最初在后宫的地位是比较低的,连她德嫔的封号都是在老四出生一年之后才获封的。但胤禛的养母佟佳氏的地位可就要高得多了,佟佳氏的父亲佟国维是康熙朝的议政大臣,祖父佟图赖是皇太极一朝的正蓝旗都统。她所属的佟佳氏家族,在清朝前期就出了108位中央官员和577位地方官员,以至于有人戏称佟佳氏一族为“佟半朝”。
生母地位低,但养母地位高,小胤禛的童年生活应该还是很优渥的。
佟佳氏有个弟弟,也就是老四胤禛的舅舅,佟佳·隆科多,这可是未来帮助老四顺利继位的最大功臣。隆科多未来能够坚定地支持老四的原因一定是很复杂的,但这层甥舅关系,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待小胤禛快乐地长到6岁时,他开始进入上书房和兄弟们一起学习。大概是从上学阶段开始,小胤禛和其他兄弟们的成长轨迹开始不一样了。皇子们上学和如今的中小学生一样,同学们一起学习,老师也都是一样的。但小胤禛和老师的关系明显更亲近,而且是超出常理范围地亲近。
这里有两位老师值得我们特别关注。一位是张英,这是张廷玉的父亲,因此张廷玉当时应该是皇子们的陪读。考虑到此后张廷玉在雍正朝的超高待遇与显赫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四在上学时和张家父子的关系就挺不错的。第二位老师,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却非常重要,这个人就是顾八代。套用影视剧中的一句话,这顾八代就是一个“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人。
顾八代是满洲贵族,军事能力十分卓越,平定三藩之乱时立有大功。顾八代在文化方面的才能更为出众,他热爱儒家经学,在康熙十四年(1675)的旗人考试中名列第一。说起来,顾八代在儒学上的追求甚至超过了当时许多汉人。比如他母亲过世时,顾八代曾遵循古礼为母守孝,三日不食,百日不出。如果说顾八代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他在严于律己做人的同时,做官也严于律人,从不受贿,也拒绝攀附,是个标准的孤臣。所以他早年间受索额图打压,后来又遭到同僚排挤,甚至连康熙都曾批评顾八代有时候做事情不顾体面,降官以示警告。但顾八代依然不改本色,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就这么个怪老头,别的皇子都是敬而远之的,唯独六七岁的小胤禛非常喜欢且推崇顾八代。甚至多年以后,康熙四十七年(1708),顾八代去世时,因为一生廉洁清贫,他明明是贵族出身,死后家里竟连棺材都买不起。就在人们都在看笑话时,老四以皇子的身份亲自登门,花钱为老师置办丧礼,并在献上10篇祭文后号啕痛哭。再后来,在雍正登基后,他仍在怀念顾八代,宣布要恢复老师生前的最高官职礼部尚书,并追加“太傅”衔,赐谥号“文端”;雍正还下旨给老师修陵园,亲自撰写碑文。考虑到老师家中清贫依旧,雍正就又恩赏了其子孙一万两银子,以补贴家用。
说实话,以清史而言,老四胤禛的一系列做法是比较罕见的,我们很少见到皇子和老师的感情能好成这样。今天很多人在谈及老四时,都说他善于表演,但其实这种说法失之偏颇,因为在顾八代的事情上,老四没有任何进行表演的必要。可以看出,老四的确是一个从小就感情丰沛、重情重义的人。
此处之所以用较多的篇幅来介绍顾八代,是因为他对老四胤禛未来的性格与处世价值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两个人做事的风格极为相似——刚正严谨、严于律己、严于律人、不贪图享乐。大概胤禛从小便认定了,只有如顾八代这般活着的,才是不愧于天地的人,所以他才在多年以后仍然对恩师念念不忘。
而说回尊师重道的胤禛,他的文化课成绩一直很好,16岁时还和三哥胤祉一起到曲阜祭孔。
但老四胤禛的少年时期却并非一帆风顺的。我们可以想象,假如一个人刻苦努力、文化成绩不错、讲究自我道德约束、有明确的是非观,那他大概率会是一个内心相对骄傲并且不容易妥协的人。尤其是年纪尚轻时的老四,还不够成熟,心里藏不住事,情绪都写在脸上,不知变通,就更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矛盾。
比如老二胤礽就曾经把老四直接踹下台阶,导致后者当场昏迷。后来,老四胤禛登基后回忆起当年和胤礽争斗的原因则是:
朕亦谨守弟臣之礼,但于其乖谬之处决不顺从,迹似强抗耳。
老四的意思很明白——朕当年是恪守礼法的,但老二胡作非为,朕不答应,才起了冲突。
但其实这一时期的胤禛的处境是比较尴尬的,一是因为在他12岁时,养母佟佳氏就过世了;二是因为他的生母乌雅氏的心思又全在小儿子老十四胤禵身上,对老四是不怎么关心的,甚至父亲康熙对这一阶段的胤禛的评价都是“幼年微觉喜怒不定”。而在兄弟之间,胤禛和太子胤礽间又爆发了严重的矛盾。我们今天不要觉得满人兄弟打架不算什么,要知道,在整个康熙朝有过文献记载的,皇子中,老二胤礽就只打过老四一个人,这在当时可以算得上相当轰动而耻辱的事了。所以,老四不消说长大了是孤臣,他在少年时代应该就是相当孤独的。有推测,老四此时应该和老八走得比较近,毕竟后者久负贤名。
老四不仅处境尴尬,作为满人皇子,他最大的短板在于骑射功夫太差了。康熙三十五年(1696),19岁的胤禛随父亲康熙亲征噶尔丹。当时老四负责掌管正红旗大营,但应该只是挂名而已,因为在《清实录》中,我们找不到任何关于老四的功绩的记载,因此老四的军旅生涯大概率是毫无建树的,否则不可能完全不写。
正因为如此,两年后,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大封皇子时,老大和老三都因功封王,而只比老三小一岁的老四只能和老五、老七、老八几位弟弟一起受封为贝勒。甚至当时有人提议,要将皇子们集体封王。康熙还专门点出来,说道:
朕于阿哥等留心视之已久,四阿哥为人轻率,……朕意已决,尔等勿得再请。
这一年的老四21岁,生存状况极其尴尬,但胤禛之所以能取得夺嫡之战最终的胜利,就在于他在逆境中也是锲而不舍的。武功不行,那就文学来凑。老四毕竟年纪较大,康熙出门还是喜欢带年长些的皇子一起。于是,老四就努力发挥自己的文学天赋,抓住一切机会写诗赞扬父亲。比如,康熙带皇子们到塞外,老四就写诗赞美父亲:
一人临塞北,万里息边烽。
又比如,康熙带皇子们去东北祭祖,老四就又写诗夸赞道:
盛典叨陪从,威仪百尔钦。
再比如,康熙去五台山朝佛,老四也跟着写诗道:
雄关不阻骖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
所以说,“章总”爱写诗,极大可能也是他老爹的遗传。除了写诗,在书法上老四也刻意模仿过康熙的书法笔迹,还受到了康熙的褒奖。
除了这些面子工程之外,老四对康熙布置的任务也异常认真。康熙三十九年(1700),康熙带着老四和老十三去视察永定河的治理工程,老四亲自下场检查,拔出木桩后发现木桩短小不堪,及时上报康熙,并要求当地返工。总之,老四凭借自己的花样文章与踏实肯干,可算是一点点地提升着自己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
与此同时,老四还要争取自己同兄弟们之间的处境相比不能过于尴尬,而这就需要加强和“八爷党”的联系。康熙三十七年,老四与老八被封为贝勒,两个人分到的府第是紧挨着的。今天的雍和宫,就是由当年的四贝勒府和八贝勒府合并而成的。如果说这次分房子的毗邻还只是巧合,那盖房时还做邻居,则是老四有意而为之了。康熙四十六年(1707),老四30岁了。当时康熙允许皇子们在畅春园外修建自己的别墅,以方便交流父子感情。在选择别墅住址时,老四可是主动申请要和老八、老九、老十这哥仨紧紧相邻的。此外,那时的老四正在修习佛法,法号“圆明”,康熙还给了老四一片园林,并题了一块牌匾,题的就是“圆明园”。
截至老四30岁时,尽管他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但夺嫡对他而言仍无异于空中楼阁,且他当时应该还没有太强烈的夺嫡的想法,他只是想一边讨好父亲康熙,一边维持和“八爷党”的关系,确保自己的处境不过于尴尬。那么老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燃起了夺嫡的希望之火呢?这一切仍旧要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的“废太子风波”讲起,那一年的胤禛31岁。
二、左右逢源地夺嫡
康熙四十七年的“废太子风波”,这对“九子夺嫡”的每一位参赛选手而言都是一次大型考试。有的人一败涂地,有的人就此陨落,有的人开始冒头,而老四无疑是考得最好的那一个。
与影视剧《雍正王朝》所演绎的不同,“废太子风波”实际上是爆发于塞外的,老四当时远在京城,不在第一现场,能收到的都是零零散散的消息。这一期间,老四能知道的最关键的信息,大概有三条:一、二哥胤礽的太子之位被废了,毕竟康熙在塞外痛哭流涕,下令锁拿胤礽之事,是不可能没有风声传出来的;二、老三、老七、老十,这三位皇子被紧急召往前线;三、老四自己和老八均留守京城,但老八胤禩被紧急任命为内务府总管事。
此时老四的心情应该是相对失落的,毕竟产生如此重大的变故,康熙的第一反应仍然是让老八来统筹一切。
但很快,老四迎来了在这场“废太子风波”中翻盘的重要契机。
同年的九月十六日,在康熙返京当日,康熙下令要让老四胤禛和大哥胤禔一同看管废太子胤礽。而且,从事后看,当时康熙做出这项安排就是因为对老大胤禔的不信任。因为,有史料显示,在塞外宣布废除胤礽太子之位后,康熙还说过这样的话:
直王(直郡王胤禔)为阿玛之事忠心行走,然性情暴躁愚昧。直王,朕实无立为皇太子之意。
事实证明,康熙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就在康熙返京之后,承担了监管胤礽任务的老大胤禔,哪怕自己都已经没机会当太子了,仍然无法按捺住心中对二弟胤礽的那份怨念,还是选择了向父亲康熙发表著名的“蠢猪讲话”——“允(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相面人张明德曾相允(胤)禩,后必大贵。今欲诛允(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前文提到过,胤禔的“蠢猪讲话”不但彻底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还连带着老八也一起卷进了“一废太子”的夺嫡风波。康熙惊讶地发现,原来胤禩和胤禔居然有疑似政治同盟的关系。
目睹儿子之间钩心斗角的种种乱象,康熙深受打击,返回京城后一病不起,并且心如死灰,拒绝治疗。此时康熙的反常状态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作为一个威严半生、自诩教子有方的老皇帝,康熙这半个月以来收到的消息可谓全是噩耗:他辛苦栽培的嫡子居然想弑父;他器重有加的大儿子居然想杀了自己的亲弟弟;他久负贤名的儿子胤禩居然一直野心勃勃地想夺嫡,甚至还拉拢了上蹿下跳的老大。
康熙病倒了,政治形势一度极其混乱。老皇帝拒绝治疗,大臣们也手足无措,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佟国维甚至还劝康熙尽早再次立储,这更是火上浇油。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就能看出老四的水平了,他几次抉择都是恰到好处的。
首先,康熙病重,皇子们大多选择隔岸观火,不敢贸然说话,生怕再出纰漏,就想着如何自保。但老四则和老三一起挺身而出,劝慰康熙道:
皇父圣容如此清减,不令医人诊视,进用药饵,徒自勉强耽延,万国何所倚赖?臣等虽不知医理,愿冒死择医,令其日加调治。
我们不要觉得这个选择很简单,老四和老三能直接当着康熙的面提到“愿冒死择医”,可见这件事在许多人眼中仍是比较犯忌讳的。好在此时的康熙最需要的就是亲情上的抚慰,他在老四和老三的劝说下开始用药,日渐康复。
这是老四在“废太子风波”中的第一次抉择,而第二次抉择则是代废太子申冤。老四和老大共同看管废太子胤礽时,胤礽想申冤,说自己从没有过弑父谋逆的想法,请求代为上奏给康熙。但老大选择封锁消息,拒绝向上传达,并虐待、裁撤老二身边的仆人,还威胁老四不准传达。面对这道题,一般可做两种选择:和老大一起封锁消息,来报复曾对自己拳打脚踢的老二;及时上报康熙,替老二申冤,完成自己陪同看管的使命。
此时答案似乎很好选,但凡神志清醒,后者都会是唯一的选择。
但老四胤禛两个都没有选,他做了第三种选择——去问老九该怎么办。老八和老大都接触过相面人张明德,“八爷党”是绝对不想和老大产生任何联系的,因此老九的答复是:“此事关系得大,似乎该奏。”在收到老九的答案后,老四满意地去上奏康熙,为胤礽申冤,并且,老四完美把握了康熙的神情变化,他在上奏过程中,还多为废太子美言了几句。不得不说,老四这次选择真是绝妙,可以说“一箭五雕”:
1.收获了康熙的赞赏,都知道老四挨过老二的毒打,老四却仍愿意秉公直言,可见老四不仅对皇帝忠诚,而且的确心胸开阔。
2.收获了胤礽的感激。事后看,老四胤禛几乎是这一时期唯一替老二说话的皇子。用康熙的话来说就是:
前拘禁允(胤)礽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惟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允(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3.送了“蠢猪”老大一程。
4.麻痹了最大竞争对手“八爷党”的成员,让老九等人仍把老四当成了呆头呆脑的自己人。
5.当时的局势是,谁当新太子都不会轮到老四当,那与其出现一个新太子,还不如保留一个有污点的旧太子。
于是,在“废太子风波”后,老四胤禛不但收获了父亲康熙的高度赞扬:
惟四阿哥,……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慇勤恳切,可谓诚孝。(《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还在康熙又一次的大封皇子中被直接晋升为亲王,同三哥胤祉平起平坐,一跃取得了夺嫡路上的爵位优势和领先位置。
但这就是老四胤禛的全部收获了吗?并不是,还有两点我们不能忽略:一是之前的“太子党”核心成员老十三胤祥自“废太子风波”后在康熙朝彻底失宠,逐渐和老四走到了一起;二是老四在获封亲王后,汉军镶白旗被划分到他的属下,这其中就有时任四川巡抚的年羹尧,两人就此形成主属关系。
此时的老四算是迈出了逆风翻盘局中的最关键一步,但整体的形势仍然不理想。上面的老三仍然压他一头,下面的老八也仍是党羽众多。所以,老四此时的行动纲领就非常明确——在做好自己的前提条件下,要隐藏自身的野心,稳住老八一伙,并继续讨好父亲康熙。
为什么要说“做好自己”呢?说实话,老四已经30多岁,做了几十年皇子,在政治风波中,他肯定是工于心计的。但我们也不能把老四单纯地想成一个阴谋家,因为他所做的选择或行动,只是符合他一贯的秉性。仅仅如此,就已经足够让康熙心满意足了。
比如在“废太子风波”的第二年,康熙批评时任领侍卫内大臣的鄂伦岱结党营私、不尊法度、目无尊上,条条都是重罪,胤禛当时就说:
此等悖逆之人,何足屡烦圣怒?乱臣贼子,自有国法,若交与臣,便可即行诛戮。
再有就是康熙朝太监曹之璜敲诈官员、勒索钱财,他还赶打宫中的扛夫,导致康熙的一位常在的棺材在丧礼过程中落地了。胤禛出面审判,以大不敬之罪,判斩刑。康熙五十二年(1713),先皇顺治的一位妃子逝世,丧礼极为草率,康熙震怒,并命胤禛审查,老四又是高举法律的大旗,一次性查处了工部尚书(满笃)、工部侍郎(马进泰)、内阁学士兼光禄寺卿(马良)、内务府总管(赫奕)等5位高官。
在这几件事中,老四展现出的形象就是刚猛无畏,一切照法律来办,但又颇具乱世重典的味道。针对康熙晚年间官场的松散风气,如果纯粹从行事作风而言,比起社交能力差又爱舞文弄墨的老三、到处卖人情的老八、“头铁”又莽撞的老十四,老四这剂“猛药”对清朝的长期发展而言无疑是最优的。相信康熙也同样是这样认为的,正如他自己所说:
朕万年之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
所以说,老四之所以能夺嫡成功,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他始终“做好自己”,从没想着邀买人心而破坏原则。
再之后,胤禛要注意的就是必须要隐藏好自己的野心,稳住老八集团,否则自己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不得不说,老四在这方面做得真是滴水不漏。康熙五十年(1711),老八的母亲卫氏病逝,老八哀号百天不愿出门,老四就和老九、老十、老十四一起,轮流给守孝的老八送饭,兄友弟恭,仍然一副“八爷党”边缘人物的形象。
甚至在康熙五十二年时,老四的属人戴铎 写了一封长信,劝老四准备夺嫡,可老四的答复是:
语言虽则金石,与我分中无用。……况(当皇帝)亦大苦之事,避之不能,尚有希图之举乎?
这意思就是,你的话是好的,但对我而言没啥用,当皇帝是全天下最苦的事,我躲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去争皇位呢?这一年,老四36岁,他连对自己的门人说话都是这么个调调。
那老四又是什么时候暴露野心的呢?就是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的“毙鹰事件”之后。当时,老八选了两只上好的猎鹰进献,结果待送到康熙面前时,两只猎鹰却已奄奄一息。康熙认为这是老八在诅咒自己,于是破口大骂:
允(胤)禩因不得立为皇太子,……允禩则屡结人心。此人之险,实百倍于二阿哥也。(《清圣祖实录》卷二六一,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在康熙将老八的政治生涯彻底判处死刑后,老四对夺嫡的态度是发生了明显转变的。比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戴铎再写信给老四时,信的内容就比较沮丧,说自己想辞官不做了。但雍正的答复却是:
将来位至督抚,方可扬眉吐气,若在人宇下,岂能如意乎?
好家伙,本来对“大苦之事”避之不及的老四,突然之间就变得无比昂然向上了。
更有趣的是,康熙五十五年(1716),老八生病了,当时康熙正带着皇子们巡幸热河,于是他就问老四,八阿哥病了,你没派人去瞧瞧吗?老四一愣,回答说,哎呀,还真没有。康熙就又说,嗯,你该派人去看看的。此时老四的心中就很蒙,就琢磨着,老爹您和老八不是闹掰了吗?难不成老爹这是在试探我是否重视手足亲情吗?老四随后就赶紧差人去探望老八。待探视的消息回来后,老四第一时间就上奏康熙:
臣使人往看八阿哥允(胤)禩,病势甚笃。今欲先回看视。(《清圣祖实录》卷二十六九,康熙五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老八病得很重啊,儿子决定自行先回去探望一下。康熙随即批准。可结果老四前脚刚走,康熙就说道:
四阿哥随驾在外,惟伊一人。乃置扈驾之事,奏请先回看视允(胤)禩。观此关切之意,亦似党庇允(胤)禩。允(胤)禩医药之事即著四阿哥料理。(《清圣祖实录》卷二六九,康熙五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康熙的意思很简单:好你个老四,因为老八生病,你连服侍朕的工作都不管了,估计你也是老八他们一伙的,既然这样,那你就负责好生照顾老八吧。老四收到消息后,心里很慌,又连忙赶回来继续服侍康熙,并持续找机会表忠心。
之后,待康熙返京之时,老八养病的地方恰好就在畅春园旁,按照礼制,皇帝的返程路上,病人都要回避。于是,康熙就下令让皇子们开会讨论,看看能不能把老八搬回家去歇着。这时老四总算抓住了机会,第一个蹦了出来,主张必须让老八搬走,其他皇子也都随声附和,唯独老九受不了了,他站了出来。《清实录》记载:
(九阿哥)怒云:“八阿哥今如此病重,若移往家中,万一不测,谁即承当?”(九阿哥)激切拦阻,将欲移允(胤)禩之事奏闻。(《清圣祖实录》卷二六九,康熙五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老四你要不要脸?八阿哥病得这么重,如果贸然将他搬走,万一发生不测,谁能负责?
这时,康熙则赶紧表态:
八阿哥病,极其沉重、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断不可推诿朕躬,令其回家。(《清圣祖实录》卷二六九,康熙五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听说八阿哥病得很重,已经不省人事了,你们哥几个好歹商量好,要是真准备把老八搬走,出了事,可别把责任推到朕的身上!
最终,在老四的带领下,皇子们还是决定把老八搬走,不能打扰到皇帝返京的心情,所幸老八也没被折腾死,还是活下来了。这一年,老四39岁,在搬走了老八之后,他算是正式告别了“八爷党”。但此时,大家还是没把老四当回事,因为就在两年后,老十四受封为“大将军王”了,夺嫡的行情也是一路看涨。
正是这个时候,老四终于开始动手了,手法真叫一个稳、准、狠,且这也是老四开始谋求皇位的最重要的信号。我们前文提到过,康熙五十八年(1719),老四以八旗主仆关系的名义,借口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年事已高,让远在四川的年羹尧把10岁以上的年家子侄全部送回京城来照顾年遐龄,这相当于扣留了一拨年家的人质。年氏子弟入京这件事,非同小可,这是很难掩藏的,康熙也未阻拦。在此之后,老四算是稳稳地攥住了年羹尧,同时也间接牵制了领兵在外的“大将军王”老十四。整体的客观局势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倒向了老四。
因为此时老四的竞争对手,就只剩下老三和老十四了。老三的政治团体偏弱小,而老十四只要一直领兵在外,老四的胜算就非常大。老十四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四月,都被康熙派去了前线,而此时距离康熙驾崩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了。有观点认为,当时康熙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很自信的。可这一年的康熙已经69岁了,且他从7年前身体就各种毛病不断出现,一个69岁的久病缠身的老人,他又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自信到哪儿去呢?
而这期间,老四在康熙末年所承担的任务也是越来越重的。比如各种祭祖、祭天的活动都是由老四出面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康熙六十年(1721)的大庆,康熙派老四前往东北的盛京祭拜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以及爱新觉罗的列祖列宗。除了委以重任以外,康熙晚年和老四之间父子关系也甚是融洽。前文也提到过,康熙晚年爱去儿子们的家中吃饭,去的最多的是老三家,其次就是老四家,光是康熙六十一年这一年,他就去过老四家三次。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康熙第一次见到了弘历。没错,真实的历史并不是影视剧中所演绎的他们祖孙早就认识。
以康熙晚年间老四的发展趋势和个人能力而言,他的夺嫡形势是极具优势的,最后老四的确继位了,看上去似乎一切顺利、合情合理。可为什么后来对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又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呢?
三、夺嫡之夜的谜团
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的这一天,康熙身体欠安,
戊子。上不豫,自南苑回驻畅春园。(《清圣祖实录》卷三〇〇,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
两天后的十一月初九,康熙表示以自己的身体状况,无法参与冬至日的南郊祭天,于是仍然安排了老四代替他前往祭天,老四当天便前往斋所进行了斋戒。最终,十一月十三日这天,康熙突然病情加重,便迅速派人到南郊召老四赶紧赶回畅春园。就在老四返回的途中,康熙又急召了老三、老七、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二、老十三7位皇子和九门提督隆科多赶往畅春园。后世学者的一大质疑之处就在于——为什么要召隆科多?按官员排位,上有六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怎么看都轮不到隆科多。可从康熙的角度而言,自从康熙二废太子后,隆科多身为康熙的小舅子,始终扮演着康熙手下头号情报头子的角色,10多年来忠诚无二,且手里又握着京城步军5个营共两万兵马,他若不到场,肯定是要出大乱子的。
按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的说法,在7位皇子和隆科多相继赶到畅春园后,康熙用口谕将大位传给了老四胤禛。等老四抵达后,康熙只和老四聊了聊自己的病情。一直等到康熙真正驾崩后,老四痛哭流涕之时,才由隆科多向老四宣布了老四继位的消息。听到消息后的老四先是大为惊讶,紧接着又是号啕痛哭。最后是老三率先向雍正磕头行大礼,其他皇子遂纷纷跪下行礼。用雍正自己的话说就是:
伊等若非亲承皇考付朕鸿基之遗诏,安肯帖无一语,俯首臣伏于朕之前乎?
如果不是我爹留有口谕,以老八、老九的为人,他们会这么听话?
很多人都质疑过这个说法,因为雍正后来又提到了两件新鲜事:老九曾暴跳如雷地怒视老四,老三与老八曾在院中低头密语。但这两件事似乎又构不成大冲突,老九虽然暴躁,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仅仅出于一种无能的狂怒而不敬,这既可能是因为老九觉得自己没实力对抗老四,也可能是因为康熙的金口玉言在前,他无法更改。而老八和老三这两个失败者,尽管他们有思考,有密语,但仍旧没有反抗,默认了现状。如今,人们对雍正继位最大的质疑之处则在于——当天夜里只有口谕,没有康熙亲笔写的遗诏。我们今天看到的遗诏,其实是康熙死后由隆科多代写的。根据满文《上谕档册》 的记载:
十一月十四日,诸阿哥等奏:恭阅尚书隆科多撰书“遗诏”。
且“遗诏”直到十一月十六日才正式公布。于是很多人怀疑,原有的诏书被隆科多毁掉了,甚至连康熙传有口谕这件事都是雍正一个人瞎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康熙昏迷时由隆科多挟兵代为传达的。但雍正元年(1723)的时候,老四曾提到过:
圣祖仁皇帝……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
这个说法当时是没人反对的,且当时的政治形势还比较混乱,老四敢于公开表态,康熙的口谕大概率是存在的。
只不过在历史上,又有几份遗诏是皇帝生前自己写的呢?问题的关键在于,隆科多代写的“遗诏”究竟是不是代表了康熙的个人意志?但这又是无法论证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能证明这份“遗诏”违背了康熙的意志,那我们就必须承认它是有效的。连当年的老八、老九他们都没能找到强有力的证据干翻雍正,几百年后的我们若非说雍正继位有问题,这其实挺不讲道理的。毕竟以老九所展现出的品格,哪怕雍正继位有一丝问题,他都可以制造出一万种政治谣言了。
除此之外,“畅春园事变”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也就是隆科多,他在当晚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首先,他动兵了吗?一定动了。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Matteo Ripa)在当天夜里回忆说:“我吃惊地看到数不清的骑兵,相互之间谁也不说话,驾着马疯狂地往四面八方去。” 而在此之后,隆科多也的确封锁了京城整整6天。事后看,这些都是对老四极其有利的做法,而唯一的疑问则是,隆科多这么做,究竟是提前和老四串通好的,还是遵从康熙的意志而为之?大概率是后者,原因有三:
第一,隆科多后来被整倒前曾发过一句牢骚,“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这句牢骚表面上看是将雍正比作阿斗,但实际上也证明了隆科多当时的确是受命于康熙的,而不是伙同雍正搞阴谋。
第二,隆科多和年羹尧闹矛盾时,雍正从中调和时说过:
舅舅隆科多此人,朕与尔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希有大臣也!
这话虽然肉麻了些,但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老四最初应该和隆科多是没多少交集的。
第三,老二胤礽的二次被废本质上是因为他和前九门提督托合齐相互勾结,最终逆了康熙的龙鳞,老二被废,托合齐死后被挫骨扬灰,面对如此前车之鉴,站在老四和隆科多两个人各自的立场上看,其实都没有相勾结的必要。尤其是隆科多,他最佳的选择就是康熙选谁,他就保谁。
而隆科多在雍正朝初年获得了超高待遇,或许只是因为他在康熙驾崩那一夜的出色表现——坚定地站定老四,而非其他人。至于后来隆科多被整倒,有人说这是雍正想杀人灭口以保守秘密,可是“杀人灭口”哪里会安排三堂会审呢?隆科多和雍正倘若真有勾结,这要灭的口可太多了。
所以,不管是后来公开审理年羹尧、隆科多,还是在“曾静案”爆发后亲自下场撰写《大义觉迷录》传告天下,老四胤禛都在证明一件事——他自认为自己从出生到45岁承继大统,他都是问心无愧的,他敢于面对一切质疑。
最终,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四阿哥胤禛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雍正”。胤禛,是为雍正皇帝,也是“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
四、自信无愧的皇帝
其实老四这一辈子,最辛苦的不是夺嫡的那些年,而是他执政的13年。这13年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他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处理好那些夺嫡路上曾经的对手。
首先是他那三个哥哥。老大肯定是永远的“黑户”,绝对不能释放;老二毕竟曾做了多年的太子,他不愿意让老二对如今的自己行跪拜之礼,免得兄弟俩都尴尬,只是对老二照顾有加,却没见过面,老二最终死在了雍正二年(1724)的冬天,雍正冒雪祭奠了这位前朝太子;老三比较惨,可能是因为和老十三结了怨,所以早早就遭到雍正的打击,远离了政治中心。
至于“八爷党”这边,4个弟弟似乎都不太好相与。老八被加封为亲王并委以重任,但人家并不领情,他老婆更说不知道老八这个亲王能当几天;老九则是从雍正登基的第一天夜里就在和他搞对抗,被扔到了西北后还在四处散布政治谣言;老十临时被外派去送蒙古活佛的遗体,可刚到张家口就赖着不动,抗旨不遵;老十四一回京城就大闹康熙丧礼,四处拱火。可以说,在雍正初年,“八爷党”集体都处于对抗、不合作的状态。
数来数去,最后只有老十三配合老四的工作。很多人开玩笑说雍正只有一个弟弟,那就是老十三。其实这话说得也没错,雍正的其他弟弟,谁又像是弟弟呢?不难想象,雍正继位之初的政治形势是异常艰难的,最终救了雍正的,还是他口中的那位大恩人——年羹尧。雍正二年,年羹尧荡平青海,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人震惊。至此,皇权彻底稳固,雍正开始着手整治“八爷党”。仅两年时间就将“八爷党”彻底推平,4个弟弟先后被圈禁。其中,老八、老九在圈禁当年就去世了。
可摁下葫芦起了瓢,年羹尧和隆科多这两位雍正宠臣又相继膨胀,搞出了雍正朝官场中的“年选”和“隆选”,二人结党营私、贪污腐败,因此通通被雍正打倒。很多人借此说雍正喜怒无常,对宠臣、功臣刻薄寡恩。可雍正的宠臣多了去了,张廷玉、田文镜、李卫,哪一个不是在雍正朝平步青云、恩赏有加的呢?说到底,打铁还需自身硬。年羹尧和隆科多的结局惨淡,更大层面上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任谁当皇帝,都注定容不下这两个如此巨大的隐患。
而在完成政治斗争后,雍正还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去推行他的改革。可雍正当皇帝又是怎样的呢?简单来说就是4个字——“自信无愧”。雍正自己曾说过:
朕返躬内省,虽不敢媲美三代以上圣君哲后,若汉唐宋明之主,实对之不惭。
若是只从守成之君的角度而言,雍正这番话是相当有底气的。回顾雍正执政的13年,可以说雍正才是清王朝国家运行系统的实际设计者。
于行政而言,雍正设立了军机处,又一次加强了皇权对官员的控制。
于经济而言,雍正搞出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三大政策。其中,“摊丁入亩”消灭了徭役,更是被梁启超评价是真正在中国消灭了奴隶制度;“火耗归公”极大地补充了中央财政;“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在确保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于社会而言,雍正停止户口编审,增强了人口的流动性;废除“贱籍”,既改变了许多底层人民的屈辱状态,同时又打击了士绅,从而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于国家而言,雍正开海禁,推动了清朝与海外的交流;平定青藏和新疆的内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行“改土归流”则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有效控制。
于吏治而言,雍正实行密折制度、追缴欠款、打击贪腐、推行“养廉银”。一边高压反腐,一边提高官员待遇,双管齐下,使贪官不敢腐、清官不用腐。可以说,从雍正朝一直到乾隆朝初期,清朝的官场都处于风气相对清明的状态。
而这一系列的措施,不但繁杂,而且很多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因此,我们其实很难想象这是一代君主用了仅13年时间就完成的。所以,即使人们对雍正的继位有非议,会攻击他的私人品德,但对他的业务政绩的评价仍然是高度一致的。这正如孟森先生所说的那样:“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至其英明勤奋,实为人所难及。”
最终,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皇帝驾崩,终年58岁。“九子夺嫡”的故事,在此也就告一段落了。
注释1:吕四娘,民间传说人物。相传,她是明末思想家吕留良的后代,善于拳脚,江湖人称“女侠吕四娘”,为报家族之仇刺杀雍正帝。
注释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册》(第一册),雍正二年十月二十八日,中华书局,1993,第353页。
注释3:《康熙起居注》(第6册),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初二日,徐尚定点校,东方出版社,2014,第72页。
注释4:故宫博物院编《清世宗御制文》,《热河闲咏七首·其二》,海南出版社,2000,第279页。
注释5:同上书,《侍从兴京谒陵二首·其二》,第255页。
注释6:同上书,《恭谒五台过龙泉关偶题》,第280页。
注释7:见雅尔江阿等满文奏折,康熙朝(无具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转引自郑小悠、橘玄雅、夏天:《九王夺嫡》,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第63页。
注释8:见《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三集》卷十四,《喻宗人府》,四库全书本,第8页a。
注释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册》(第一册),雍正三年二月二十九日,中华书局,1993,第443页。
注释10:见《清朝文献通考(一)》卷一百三十四,《王礼十》,考六〇一九,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注释11:戴铎,雍正潜邸的策士。曾在福建任知府,康熙末年任四川布政使。
注释12:故宫博物院编《〈文献丛编〉全编》(第三册),《文献全编》第三辑,《戴铎奏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第124页。
注释13:同上书,第125页。
注释14:胤禛:《大义觉迷录》卷一,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本,第17页b—18页a。
注释15:清朝军机处专门记录皇帝谕旨的档册。
注释16:见《清朝文献通考(一)》卷一百三十四,《王礼十》,考六〇一九,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注释17:见马国贤:《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李天纲译,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本,第105页。
注释18:故宫博物院编《〈文献丛编〉全编》(第二册),《掌故丛编》第十辑《年羹尧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第426页。
注释19:《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九,《朱批李卫奏折》,四库全书本,第12页a。
注释20: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第471—4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