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旱情

孟言回到长定宫时,玉芙忙悄悄迎出来,关切问道:“殿下可有什么事?”

孟言摇头,“宫廷卫追查到长定宫了吗?”

玉芙替孟言宽衣,服侍他洗脸,道:“查过来了,不过只在宫门外询问了几句,没有进院子。”

“宫廷卫若是查不出人来,恐怕不妥。”孟言坐下来细想道,“你去找个小太监把这事儿顶了,就说是他夜里偷盗露了痕迹,让宫廷卫交差了事,最好不要闹到父皇那里去了。”

玉芙忙道:“是,奴婢明日一早就去安排。”

孟言喝完参汤,让玉芙退下了,自己则走到床边躺下,双手枕在头下,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期盼着他出去办差这段时间,宫里能平安无事。

因为领了差事,孟言这几日便没有去南书房上课,第二天一早他收拾妥当,准备去朝阳宫给皇上说一声,就这几天出发了,却在御花园迎面遇到了孟承。

孟承朝他行一个礼,孟言诧异道:“这个时候三弟不在南书房上课,怎么到这儿来了。”

孟承说:“想起有本书忘带了,三七太笨,要他回来估计半天找不着,不如我自己回去拿,大哥这是要去给父皇请安吗?”

“对,趁着此时父皇有空,跟他商量一下泰州赈灾的事。”

孟言说着就打算离开,却听孟承又道:“昨儿晚上闹了贼,大哥知道吗?”

孟言脚步一顿,转过身来,讶异道:“闹贼?什么地方?”

“具体什么地方我也不太清楚,宫廷卫查了一夜,今天早上才抓到一个小太监,为了这么点小事,昨天夜里闹得人不得安宁,竟还搜到长定宫来了,宫廷卫那些人真是越来越会办差了。”

听着孟承看似不经意的抱怨,孟言心里立时警醒起来,玉芙昨天说宫廷卫只在长定宫门口询问了两句便走了,孟承却说搜了宫,这分明是在试探孟言,若孟言顺着他的话去附和,便证明那个时候他并不在长定宫。

孟言在心中冷笑一声,面上却装的懵懂,“昨晚我从母妃宫里回来,累得很,很早就歇下了,倒是没听到什么动静,不过宫廷卫那些人向来都是这样的,一点小事闹得沸沸扬扬,不过是借此邀功罢了,三弟别跟他们计较。”

“大哥说的是。”孟承应和两声,朝孟言拱了拱手,这才离开。

孟言看着他的背影,心道这个三弟身上果真处处都是试探和防备,来日恐怕是个不好对付的人。

此事先按下不提,泰州的旱情不容耽搁,孟言见过皇上后,打点好行李,即刻上路,他身边只带着兴儿一人服侍,皇上另给他安排了两名侍卫随行。

刚到泰州周围,便觉得气温骤升,酷热难耐,太阳明晃晃挂在天上,炙烤着下面的一切。泰州的田地都已干涸裂开,上面种的植物也尽数干枯,几支光秃秃的枯枝上连着摇摇欲坠的残叶,几乎无风,便是偶尔吹一阵风过来,扑面也全是暑热,感觉不到一丝凉意。

一路走过来,沿途看到许多流离失所衣衫褴褛的人,无不面黄肌瘦,少气无力,他们都是在家乡活不下去,辗转去别的地方避难的。

孟言站在一个干枯无水的河塘前,扯起路边的一根枯草,拿在手里搓了搓,手上沾满了尘土和草屑。他环视一圈,入眼皆是灰蒙蒙的景象,让人震惊。

兴儿从马车上取下一个水壶,小跑着过来递给孟言,“殿下喝些水润润吧。”

孟言拿过水壶,喝下一口,想着那些灾民,心下凄然,他收起水壶,对兴儿道:“直接去知州府吧,先看看情况如何。”

兴儿愣道:“不用微服私访吗?”

孟言白他一眼,“这地方都是灾民,但凡有点家底的早走了,我们个个精神良好,微哪门子的服,打量着知州都是傻子,看不出来吗?”

兴儿傻笑两声,扶着孟言上了马车。一路来到知州衙门,泰州知州李大人已在门口迎候,孟言下车后,李大人跟见着救星一样,带着满衙门的人跪下来给孟言请安。

孟言免了他们的礼,看着李大人眼窝深陷,满面愁容,就知道他这些日子过得不好,孟言道:“辛苦大人了。”

李大人忙道:“不辛苦不辛苦,殿下来了就好了,一切等着殿下做主。”

几人进入衙门内的议事厅,李大人细细给孟言讲了泰州的灾情,自从惊蛰之后,泰州便没有落过一场雨,刚开始还能顾着庄稼的用水,可时间一长,河道池塘全都干涸,莫说庄稼,就是寻常人家吃水也成了困难,好些家里的井已经打不出水来了。庄稼颗粒无收,人畜用水困难,一时间民怨鼎沸,泰州各县闹了不少的事,还有特别困难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

孟言听得心惊,问道:“各地粮仓里的存粮可都派发下去了?”

李大人道:“灾情刚发生,微臣就按例一点点派发了,只是州府的存粮有限,顾不上那么多人,粮仓早已空了,况且,泰州如今很是缺水,若是一直没有雨水浇灌,只靠官府救济,只怕是杯水车薪啊。”

孟言凝眉道:“父皇已下旨户部拨款赈灾,银钱和粮食稍后就到,到时候先依据受灾严重程度将粮食分发下去,坚决杜绝因为没有食物的而造成的恐慌和混乱,至于户部拨下来的银钱,三分之一拿出去购买粮食,余下的我另有用途。”

李大人一愣,却不敢问剩下银钱的用途,只想着能有赈灾款下来已经很好了,就算孟言要私留一部分,他作为一个知州,是没权利置喙的。

“是,微臣谨遵殿下吩咐,微臣下午要去青雾县查看情况,殿下一路舟车劳顿,微臣已为您安置好一切,您先休息一下,明日微臣再来和您汇报情况。”

“青雾县,就是你折子里面说的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正是。”

孟言道:“我不累,不用休息,正好和你一起去看看。”

青雾县距离知州府衙不算近,坐着马车行驶大约两个半时辰才到,孟言和李大人出门时刚过正午,到达青雾县时天色已是黄昏,昏黄的太阳斜斜靠在山肩上,迟迟不肯落下,温度也半分没有降下来,孟言额上沁出些许热汗,兴儿见状,忙凑上去帮他擦拭干净。

青雾县确实受灾很严重,几乎没有一块土地是好的,但奇怪的是,这里的治安似乎很好,外面来来往往有一些人,却并没有生事,也少见有人乞讨,壮年男丁则三三两两弯腰在田间忙做。孟言好奇问道:“地都干了,他们还在忙些什么?”

“殿下走近细看看。”李大人躬着身子说。

孟言便抬脚往田里走去,只见田里靠近田埂处有一根手腕粗的竹竿,很长,一直延伸到隔壁田地,那名男子正在固定它。

“这是什么?”孟言问。

“空心的竹筒,用来引水浇灌。”身后突然有人开口解答孟言的问题。

孟言回过头去,一位陌生男子不知何时走了过来,他束着头发,戴一顶斗笠,身上穿的棕灰色长衫上沾了些灰尘,看起来像是刚忙完农活。李大人忙提醒他道:“沈大人,大殿下面前不可无礼。”

沈大人微微一愣,忙取下斗笠,行礼请安,“微臣青雾县县丞沈寻见过大殿下。”

“原来是县丞大人,不必多礼。”孟言抬手,“你方才说这是在引水浇灌,引何处之水?”

沈寻道:“青雾县有座名山青雾山,此山地广,植物种类多,今年青雾县旱灾很是严重,但是青雾山上的植被却不见枯萎,微臣觉得奇怪,便带人进入深山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探,发现山中无人到过的地方有一天然深溏,塘水深不可测,而且似乎还是活水,不知道是从哪个山涧流过来的,微臣便想,若是能将这里的水引出山来,也可稍微解些燃眉之急。”

“所以你便命人制了空心的竹筒,想把水从山上引下来?”孟言看着他。

沈寻点点头,面上却有些难堪,“只是这个法子还在实验中,竹筒需要一节一节接起来,实行起来有些麻烦。”

“这倒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法,只是要将竹筒牵到深山未免有些异想天开。”孟言沉眸想了想,转头对李大人说,“待赈灾的款项到了,你拨一部分到青雾县,安排人从深塘挖一条沟渠下山,在山脚修个人工池,再用竹竿将水从人工池引出来,会方便许多。”

沈寻一听,面露喜色,忙道:“殿下真要这么做吗?”

“这还有假?我本意便是要寻路子开沟渠引水,有这样近的水源为何不加以利用,此事交给你全权负责,我和李大人会不时过来查看。”

沈寻跪下身来,喜道:“微臣替青雾县的百姓谢过殿下!”

三人又在田间查看了一番,才跟着沈寻回到衙门。此时天色已晚,到了晚饭时间,沈寻不知道孟言要来,没有什么准备,因为灾情,县衙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他便只安排了一桌家常小菜。沈寻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怠慢,李大人的脸色很是难看,一直在不停地给孟言赔罪。

孟言无语道:“李大人不必惶恐,这里还能有吃的已经很不错了,我又不是来享福的。”

李大人这才勉强放下心来,浑身不自在地陪着孟言吃了来泰州的第一顿饭。

回去的马车上,孟言细细跟李大人打听了沈寻,才知道他是前两年通过科考入仕为官的,由于没有背景,便被调到这里做一个小官,人虽年轻,但是很聪明,青雾县在他的治理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孟言想着即使闹了灾,青雾县的百姓也还在继续有条不紊地生活,便知道这个沈寻有些本事,心道这人做一个小小的县丞真是屈才了。

回到州府衙门后,李大人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大桶水来,用以孟言沐浴,孟言也不推辞,这一路奔波,他确实需要好好洗个澡。

洗完澡躺在厢房里,孟言一边想着治理旱灾的法子,一边惦记着皇宫的情况,想着想着便睡了过去,他累极了,沉睡中,做了一个极为荒唐的梦。

作者有话说:

无奖竞猜:孟言做了个什么梦。

PS:本文中所有的地名全是作者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