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晴空血战史》

于194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

导演:亨利·金

编剧:小贝尔尼·莱伊、

萨利·巴特利特

主演:格里高利·派克、

加里·梅里尔、

迪恩·贾格尔等。

看你是要干掉下属,还是自我毁灭?

——中层主管的残酷故事

时值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留于英国本土的美国空军——第918轰炸大队为了击溃德国纳粹军备基地,甘冒危险于白天展开轰炸,却遭敌军猛烈反扑,以致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任务机未能归还。

性格温厚和善的指挥官达文·波特上校,备受下属仰慕,但总司令指出其温吞性格便是弱点,因此解除其职务。继任指挥官一职的则是与波特交情良好的沙维奇准将。

面对军纪涣散的部队,沙维奇实施高压政策,毫不容情地惩处负责人,大量加强队员的训练。其做法招致队员强烈反感,陆续传出有人希望调至其他分队的消息。但是之后因训练的成果令战绩提升,战死者的人数也因而锐减。下属们亦逐渐对沙维奇准将产生信赖。但此时因连日出战,沙维奇的身心已经濒临极限……

这虽是一部战争电影,但比起展现壮丽的战斗场景,更多的是去刻画人的情感纠葛与内心苦闷。之后也推出了同名电视剧。

最近美国电影中很少有那种编剧极佳的作品了,反而是表演、摄影这些方面更加被看重。想看剧情有趣的电影,只能去看老电影。

本次介绍的是一部年代久远的美国战争电影《晴空血战史》。这是部在我出生前两年上映的电影,我自然不可能在刚上映的时候就跑去看,不过在学生时代反复看过好几遍呢!这部战争题材的作品由格里高利·派克领衔主演。印象是还有些,但遗憾的是有些细节记不太清楚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欧洲战场的战略轰炸。所谓战略轰炸,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种于欧洲战场时常展开的作战策略。提到“二战”期间的空战,虽以德国纳粹空军与英国战斗机部队争夺英国本土上空制空权的不列颠战役① 等战役较为有名,但这不过是一场仅限于战斗机对战的区域战。

不论是以规模,乃至于战死者人数来说,战略轰炸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全欧洲规模最大的空战。

或许日本人对此不太了解,但自古以来欧洲人就抱持着“打仗就是要将对方的城市烧毁殆尽”的类似想法。空袭这种攻击手段不仅有纯军事层面的效果,也能够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由于直接在敌方城市地区投放炸弹,战场就好像突如其来地出现在普通百姓的面前一样。前线与后方地区的距离也在转瞬间消失,这样可以相当有效地给予敌方心理上的打击。古往今来,空战都在传递着政治意味的信息。

柯蒂斯·李梅② 是一位美国相当有名的上将,他提出一套理论称“只靠战略轰炸就能够赢得战争”,也就是一种空军万能论。他也是当年东京大轰炸的指挥官,而于欧洲展开的战略轰炸则可称得上是其前哨战。在欧洲战果颇丰的他,之后指挥军队对日本展开轰炸。他很懂得 “如何效率极佳地破坏一座城市”。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上百架的轰炸编队没日没夜地对德国展开空袭。一架四式重型轰炸机(即搭载有四具引擎的大型轰炸机)约可乘载十二名军人。飞行规模较大时,甚至会同时出动一千架四式重型轰炸机。假设是一千架轰炸机,则代表该次出击的乘载军人数为一万两千人。

对于遭遇战略轰炸的地区而言,都会知道对方要前来轰炸,因此必定会备有战斗机与高射炮迎击。数字上来说,每次战略轰炸必定会有百分之三到五的轰炸机无法返回。假设出动一千架轰炸机,则意味着其中将会有三十到五十架轰炸机无法归还。也就是展开一次战略轰炸就会有数百名军人丧命,以军队全体人数来考虑,这也是一个极大的数字。

因此美国对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进行速成教育,培养成轰炸机的机组员后就大量送至前线打仗。电影《英烈的岁月》③ 中也有描述类似剧情。据说美国空军士兵只要出击二十五次并成功生还后,即可自军队退伍;但就概率而论,出击二十五次并成功生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当时的战事激烈,较为凄惨的时候甚至会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轰炸机无法归来,估计当年有多达数万名的机组员因此殒命。

由于对德国展开的战略轰炸陷入僵局,为了打开局面,美国派出两队B-17轰炸机④ 前往欧洲。而《晴空血战史》的故事就是在讲述这批被派遣至欧洲的B-17战略空军部队。

温厚对冷酷,哪种才是理想的上司?

达文·波特上校(加里·梅里尔饰)是派遣部队的指挥官,他性格温厚和善,因此备受下属景仰。即便下属因失误而导致任务失败,他也会为下属掩饰,从不会公开挑明。之后他因故遭到解任,新任指挥官是由格里高利·派克饰演的沙维奇准将。

沙维奇准将是位宛若鬼神一般严厉的老头,队员们不得不接受持续的高强度训练,而犯错的队员则会遭受到毫不留情的降职处分。大家全都筋疲力尽,对沙维奇怨声载道。部队里每个人都认为“继续听这家伙的命令可会没命的啊!”,甚至有人因此提出调职申请。

但是实际的战果却恰恰相反。

多亏严苛的训练,部队受到击坠的概率逐渐下降,战绩也日渐提升。同时沙维奇准将并非只是平常态度严厉,出击时自己也会搭上战斗机亲临前线,坐镇指挥。下属慢慢地也开始能理解到他所作所为的真意。原来他是为了下属着想,才会要大家接受如此猛烈的训练啊!

虽说结果逐渐变好,但是沙维奇准将的精神却逐渐分崩离析。因为不管多么努力,下属仍是接连战死,这令他陷入无法控制的精神错乱状态。

前任指挥官以体恤下属闻名,继任者沙维奇准将却是位宛如鬼神一般严厉的老头,刚开始队员总是抱怨连连,但也逐渐对他的所作所为产生理解……剧情如此推进的同时,沙维奇准将却在人格方面逐渐分崩离析。这便是这部电影的叙事特征所在。

指挥官陷入了矛盾之中,在战场上若为下属着想,就要尽可能地守护其性命;但与此同时,大家面临的是一场战争,若不尽快提高战果,那么战争将迟迟无法结束……

这也是战争永恒的主题。若是重视军队士兵的性命,便会导致战果难以提升,进而陷入拉锯战的窘境。反之,若想尽早结束战争,就得无视某种程度的牺牲,积极进军,这能挽救更多下属的性命。究竟哪一种选择更好呢?

时至今日,这样的矛盾还存在着。“越战”也是如此。如果战争长期胶着,美国的年轻士兵会接连丧命。为了打这场战争,已经有数万人魂断战场,美国也希望尽早结束战争。而唯有获胜才能够让战争结束,所以也只能抱着流血的觉悟大举进攻了。

没有任何军队能够摆脱此种逻辑。虽说各国国情不同,人命也或卑贱,或尊贵,但是本质上的差异只在于各自能承受多少损失,说简单点,也就是战死多少人。

这部电影有趣的地方在于,它不单单只描述战争,同时也刻画出了上司与下属的关系。

究竟怎样的上司才是下属心目中的理想的上司?或者说,身为上司,该有怎样的行为举止呢?

沙维奇准将是位战斗指挥官,而这种实战部队的指挥官若是替换成公司的职位,便是所谓的中层管理人员了。司令部会提出“我要你将战果提高到这个程度!”之类的要求,这与在公司的业绩目标并无二致。身为中层管理人员,必须设法完成高层所设定的业绩目标,如果无法顺利完成,最后就会像自己的前任一般被换掉。

也就是说,沙维奇准将就像一位被调派到业绩惨淡的分公司工作的业务部长。二者抱持着相同的立场。

这位业务部长在上任之后,不停责骂下属,不管下属是否会过劳死,甚至于家庭失和,也要让他们拼命工作。相比之下,前任业务部长每到下班时间就会放大家回家。但是这位新上任的业务部长知道,若是不抱着透支身体的觉悟去拼命工作,最后公司可能会因此倒闭,每个人都逃不过失业的命运。那么各位此时也可以想想,若是你又会怎么做呢?

《晴空血战史》这部作品借用战争电影的外壳,实际上在描述组织里中层管理人员心中所抱持的苦闷。电影中也有展现下属全然不理解中层管理人员何其辛苦的段落。

下属全都会怀念前任上司,认为他重视下属的性命,也会为下属推掉过于乱来的命令。也正因为如此,这位前任上司才会被炒鱿鱼。新来的上司是位宛如鬼神般严厉的老头,他会将下属给折磨到濒临死亡,而且个性冷酷无情,即便有人战死沙场,连一滴眼泪也不会流下。不过就结果而论,成果却逐渐变好,不再有太多伙伴在战场上丧命。

如果故事就在这里画下句点,可就是完美结局了。怎料当众人开始对新任上司产生理解,并认为这老头或许才是理想中的上司时,这位中层管理人员却突然精神病发。

战死的下属接连在沙维奇眼前复活,同时他却仍一天又一天不停地将下属送至战场,这一切让他的心灵逐渐崩溃。我记得电影差不多应该就在这里结束了。之后时间快转,以当年沙维奇准将副官的口述为电影画下句点。

或许对中层管理人员来说,每位下属都相当重要,但是对他们态度过于和善则会导致业绩不停下滑,最后令公司覆灭。若是公司有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公司更是时刻处于存亡危机之中,此时难道还能继续包庇下属吗?

当然不是,此时只能够无视下属的批评声浪,努力提升业绩以守护公司安危,毕竟以最终结果而论,这能够帮助下属避免失业。但也或许会造成下属过度操劳而倒下,甚至于发生家庭失和的惨状。这部电影就是向观众抛出了一个“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的问题。

现在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还用“企业战士”⑤ 这个词汇。当年日本正值战后经济成长期时,出现过众多的“战死者”,战死在职场这片沙场呢!《晴空血战史》是1949年推出的,在日本进入经济成长期之前就上映的电影,但之后日本职场的发展却与电影中描写的如出一辙。

自学校毕业,与自公司届龄退休,两者性质似是而非

电影中的沙维奇准将在前后两半截然不同。前半的他就是位如鬼神般严厉的军人,扮演着一位彻头彻尾的铁血司令官。而到了电影后半,当队员逐渐理解其真意时,他又陷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之中。

电影并没有讲沙维奇准将在精神崩溃后的结果,是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疗,还是被司令部撤换。但毫无疑问地,这部电影并非圆满收场。如此一想,对上班族而言,最为理想的“结束方式”又该是怎样的呢?

我从没当过上班族,只极为短暂地在公司上过班。那是一家广告数据统计公司,公司的管理态度极为松散。员工不管几点去上班,几点下班都不会被骂。由于我只在这家乱七八糟的公司待过一小段时间,因此不太知道上班族工作到届龄退休时,心里到底是会抱持着怎样的想法。换言之,也就是说我不了解“何谓上班族心中的最后胜利条件”。

举例来说,是否很多上班族都会抱持有下述理想呢?譬如,退休后有一栋不错的房子,有一个可以养珊瑚的大鱼缸,另有一栋在离家有段车程的海边房子,能够于周末时至该处度过悠闲时光,划独木舟等,中午则可以带着老婆去附近的餐厅用餐,晚上则一起下厨,两人边啜饮红酒,边享用亲手烹煮的美味佳肴,并在视听室听着自己喜欢的爵士音乐……

对我来说,那种每天划小艇、喝红酒的生活,别说过上半年,可能三个月左右就感到厌倦了,而且要能过上这种生活,当年上班时可也得相当努力才行。我认为如果是位当年为公司赚进几百亿日元的工作狂,大概马上就会对上述生活感到厌倦了吧!

我打算直到自己脑袋变痴呆、身体也不再能动为止,都要持续拍电影。身为一位电影导演,好处就是没有所谓的届龄退休。像是日本电影导演新藤兼人⑥ 就拍电影拍到了一百岁。虽然我可没想过要活到一百岁,或是拍电影拍到一百岁之类的事,但我现在(2013年8月)的年纪是六十二岁,我想稍微拼一点应该是还能再干个十五六年吧!

但是一旦产生“差不多不行了呢”的想法时,我就会离开电影导演的职位。

我压根没有打算像深作欣二那样于电影拍摄现场离世,毕竟我没有喜欢电影拍摄现场到那种地步,同时也称不上是一位勤奋的导演。我就是抱持着这种主义,像现在我每天都只工作三小时而已。

而与电影导演不同,那些在巨大组织当中功成名就的人,总有一天仍是需要离开公司,他们不可能永远留在公司,总有一天会有人对他们说“好啦,你就干到这里了”。

即便是身居总裁的高位,同样不可能工作到死吧!

所以,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上班族没有在心中设定“要让自己的人生如何结束”的目标,不管多么努力工作也是毫无意义的。

譬如我本身则相当自然地抱持着“我要做到自己做不动为止”,因此也没想过自己的人生要如何结束之类的事,但是上班族却总有一天要迎接退休。这与自学校毕业完全不同,自学校毕业乃是移往下一个人生舞台,但是自公司退休之后,可就得要自己规划下一个人生舞台了。

而那些在公司里孜孜矻矻地工作,并在公司的人生旅程上大获成功的人,抱持着胜利归来的心态回归家庭生活后,常常会出现老婆完全不搭理自己,即便与住家附近的邻居接触时,也常会出于习惯而抱持着高姿态,以致无法与周遭打成一片的情况。如此一来,在卸下上班族的身份之后,自己就变得不再拥有与社会之间的接点了。

届龄退休让他们既非归属于家庭,亦非归属于社会,在技能方面全数归零。

换成是一位在公司表现平凡的人,或许最后退休时也只当到课长,但是他却常常在小区里担任志愿者,或是与左邻右舍一起运动,因此原本就拥有与社会之间的接点。像这种人即便自公司退休后,仍能拥有社会性的技能。也就是说即便脱离了公司,他仍未失去自我定位。

没有设定人生目标,那么被人使唤也是理所当然

我发现最近有越来越多年轻制片人以及制作负责人罹患抑郁症,就像是电影中的沙维奇准将般。据说他们都关在家中,足不出户地观看DVD,而不去上班。恐怕当他们年过三十,并贷款买下房子、生下小孩之后,才终于惊觉自己之后得背上三十年的房贷。他们自然就会忧虑自己所待的工作室是否能撑上三十年。

举例来说,吉卜力工作室⑦ 在最近终于发表了宫崎骏先生要退休的消息。显而易见地,他一退休,吉卜力工作室也就走到尽头了。即便能继续存在,相信也是以一家版权管理公司的形式。如此一来,吉卜力工作室的员工又该何去何从呢?

或许会有人觉得,他们只要换到其他家工作室就好啦。但我认为这相当困难。有些动画师在吉卜力工作五年,乃至于十年,仍未有过绘制人物角色的经验。只有屈指可数的人,在吉卜力工作室有绘制人物角色的资格。因为若不是这么做,也就无法制作出质量如此优异的动画作品了。

而在其他家工作室工作的动画师则相当忙碌,不可能悠悠哉哉地说什么每两年推出一部长篇动画作品,而是要不停地绘制各种动画。像这类人则拥有一定程度的动画绘制能力,即便离开原本的工作室,换到其他地方也仍能混口饭吃。吉卜力则不同,当中优秀的人自然是强到夸张,但底层的人却也难以往上爬。

在某个时间点,吉卜力工作室的员工会猛然惊觉“如果宫崎先生离开了,我们可就全要失业了耶!”这件事。虽说如此,动画师有一技在身,情况还没有如此糟糕;但像是制片人或是其他负责制作的人则会感到前景一片灰暗,“毕竟都背了三十年房贷买下房子,小孩也生了,要将孩子栽培到读大学可是还有二十年以上得拼呢……”因此罹患了抑郁症。

就我看来,吉卜力工作室是一家“专门制作宫崎骏电影”的特殊工作室,因此大家的“守备范围”都较为狭窄,如果被迫离开并到外面找工作,没多久就会枯萎凋谢,几乎没有能像杂草一般生生不息的家伙。

宫崎先生就像是一头威武刚猛的百兽之王,而吉卜力工作室则像是为了饲养这头威武刚猛的百兽之王而特意人造的非洲草原。

铃木敏夫⑧ 最近正拼老命在阅读抑郁症相关的书籍。我并不认为责任该落在小敏的身上,他只不过是抱持着“派不上用处的人,听派得上用处的人使唤也是理所当然”的想法罢了。从以前开始就是如此。

日本的团块世代⑨ 基本上也抱持着类似想法。也就是“我抱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那些没事情好干,甚至连人生目标都没有的年轻废材听我使唤也是理所当然的!”

光只看使唤下属的部分,沙维奇准将与小敏都很像是生于团块世代的老头,但是宫崎先生、铃木敏夫、高畑勋等指挥官等级的团块时代老头在个性上不同于沙维奇准将,因此也不会跟他一样陷入崩溃。但也因为本人过于坚忍不拔,崩溃的反而是周遭的人。

相信在阅读本书的人当中,有不少人会将情感带入沙维奇准将身上。乍看之下,他尽情使唤下属,几乎将众人都折磨到半死不活,但实际上却也让众人的生还概率增加……而我们很难去判断这种做法的对与错。未曾如此操劳过的人,或许也无法了解这部电影真正有趣的地方呢!

身为战略轰炸部队的一员,通常都会从现场的指挥官开始崩溃,就像是这部电影所演的一样。而在日本的军队当中,士官的心灵却出乎意料地不容易崩溃,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打算扛责任,自然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了。取而代之地,他们的下属却会一一陷入崩溃。对美国人而言,“负责任的方式”在人生一开始就是在身处上述情形时的目标。日本却没有人学过负责任的真正含义。

以我的话来说,这也是让美国这个国家如此坚强的理由所在。

当上司命令下属时,自己就需要负起责任。而当下属接受命令之后,也可以要求上司负责。换作是日本,既没有那种会要求命令自己的上司负责的下属,也几乎没有肯对下属负责的上司。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在公司都是如此。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形,是因为日本人的人性由上到下皆为等质。美国就不同了,人们的价值观各式各样,文化、语言的类型也是五花八门。也因为有上述的大前提,如果人们无法简单明快地负责,那么在一开始就无法形成组织了。因此美国人得以在一开始就抱持着“负责任的方式”这个目标。或是我们更该说,如果美国人没有抱持着这个目标,也就不会有美国这个国家的存在了。

《晴空血战史》所描述的战略轰炸,军队已经知道每次展开一次作战都会有百分之三到五的死亡率,但仍付诸行动。他们身处一个全凭统计与概率说话的世界,每当有一万名以上的士兵出击,一定会有好几百人无法活着回来。

而在作战上,也不会有那种“再加把劲就能够获胜了,所以再勉强也要继续下去”的情形。在战事上乃是在与被击落的容许界限对抗,若是被击落超过百分之十五,再怎么样也不会继续出击,而是会暂时停止飞行。期间军方会彻底找出造成如此严重损失的原因所在,究竟是在编队的组成方式上出了问题呢?还是因为敌方换了新的作战方式?在得出结论之前,则会暂缓展开下一次轰炸。

如果是像日本那种“全员一起苦干实干”的做法,则没多久就会将资深飞行员给消耗殆尽了。每位资深飞行员的培育时间都相当长,因此不可能快速补充。但是也不可以滥竽充数,随意找些阿猫阿狗来充数。

特别是轰炸机的主驾驶与副驾驶皆需要相当优秀的飞行员才能胜任。他们可是要驾驶着一架体积硕大无比的轰炸机,并率领十位机组员前去执行轰炸任务,因此务必得拥有“绝对要成功生还啊!”的气魄才行。其他的机组员则是要负责以机枪射击,或是以无线电通话,因此只需要约三个月的培训期间就可以搭上轰炸机,以机组员的身份加入任务了。

这也是战略轰炸有趣的地方,因为这可说是战争的缩影。可以被大量培训的人、尚未受到彻底锻炼的人,以及负责指挥他们的人,这三种人都置身于战场当中,并在作战上有着各自的损耗率。

电影中,沙维奇准将虽亲身搭上战斗机,但指挥官实际上并不会跟着战斗机一起飞行。指挥官的工作只是负责训练军士,并默默地守候着他们。

指挥官们并不需要直接与敌人交战,但却需要默默地在心中与上司,以及自己的人性对抗。像是明知道每次出任务会有百分之五的人丧命,仍须把军士送往战场,这正是与自己心灵的战斗。

真正的管理职要能勇于做出决断,同时守护现场

每次在制作动画电影时,我也从未想过每位动画师都能平安无事地做到大功告成。其中约有百分之五,乃至于百分之十到十五的人会自战场逃离,有时也会有让我不得不将动画师开除的情况发生。在制作电影的过程当中,我总是需要思考,究竟该何时告诉对方“你被开除了”,又该从哪里找来战力补充之类的事。当然啦,此时我所做的并非是要减少“战死者”的数量,而是在淘汰。

淘汰,这是身居高位者的责任,也是应行的义务。如果不做出淘汰,最后只会让大家都遭殃。我的想法就是“把那两个家伙给炒掉吧!留着也只是在扯其他人后腿罢了,继续下去可是会让士气下跌的。”

讲人情世故的人可无法胜任导演!虽说如此,在换掉手下员工时未纵观全局,觉得不管换掉几个人都无伤大雅的人纯粹只是过于严苛,这种个性的人也无法做好导演工作。毕竟下一次可不会有人想找他当导演拍片了。

大家都会觉得“我才不想再跟那种糟糕透顶的人一起工作呢!”,就像沙维奇准将也不单单只是个性严苛啊!

一位称职的导演要能同时兼顾这两项人格特质,既要能做出决断,同时也要能守护现场。守护现场就是导演的工作,不管是守护制片人、赞助商,还是唠叨的电视台……而将派不上用场的人给割舍掉,借此守护现场也是导演的职责。这与沙维奇准将的所作所为没有区别。

当然也会有导演在过程当中崩溃,乃至于从战场逃亡。那些逃亡的导演将不再得到工作机会,因此无论接下多么难搞的烫手山芋,也不能随意逃走,而是要尽力完成。如此一来才能受到积极评价。反之那些脱逃的家伙,烂名声将在转眼间传遍整个业界。

公司与军队都是由上下关系构成的组织,以这层意思来看,两者的性质可谓相同。没有军队则不可能发动战争,没有下层士官则无法赢得战争。没有优秀的高层军官虽同样无法取得战争胜利,但作为高层的军官是最容易被替换的。

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会存在那种既有优秀高层,又有优秀下属的理想军队。或许会有些精锐部队,当中有着部分优秀的上层以及下属,但是综观而论,那种“由上到下尽皆优秀的军队”在过往历史当中没有,今后也不会有。毕竟在军队当中,能力较差的人一定会去仰赖能力较为突出的人。

美军的制度之所以较为合理,就是因为他们以“将下属当成笨蛋”作为前提。每个人都会设法摆脱自己地位最卑微的处境,美军就是抱持着上述想法,倾全力打造出一整套锻炼笨蛋的指南。无论是多么蠢笨如牛的家伙,在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计划之后,也绝对会转变成一位可以派上用场的士兵。而为了开发出这种方法,美军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美军面临士兵识字率甚至没有达到百分百的状况,而且人种、语言也是各式各样。也正因为面临这些状况,形成所谓的指南文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苏联军队也有同样的情况。

我觉得,甚至也不可能有任何一家公司完全由优秀的上司与下属所构成。或许能力较差的上司都被淘汰得差不多了,但是否也没能建立起一套用以锻炼下属的系统呢?

应该也很少有下属对公司具有足够的“忠诚”,值得公司对他们进行锻炼。毕竟不知道之后何时会被公司舍弃,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忠诚可言了。因此或许在公司经营上,也只能像是美国军队一样,以“员工什么事情都不会”作为前提来锻炼了。

如此想来,其实是中层管理人员在支撑着现在的日本企业,上面有频繁更迭的经营阵容,下面则有一大群派不上用场的废物员工,最后也只得由那些部长与课长来努力守护公司了。

而在出版社当中,是否就是由身为中层管理人员的总编辑及副总编辑来加把劲呢?或许有不少人认为总编辑就是个摆设,但是比起那种不时滥用自身权利,企图强行介入杂志制作的总编辑,在纯为摆设的总编辑手下制作出的杂志内容会更为有趣。因此曾负责过知名作品的总编辑,之后将会游走于各家出版社;而越是同样能干的基层员工,也越会离开出版社自行接案。而那续留在出版社,却派不上用场的杂牌军,又该由谁来统帅呢?

如果不令那支杂牌兵重整旗鼓,就无法打赢战争。如此一来,中层管理人员的心灵就会逐渐因压力而陷入崩溃。在《晴空血战史》这部于六十年前上映的电影中,也确实地呈现出此种构造。日本的军队,乃至于企业构造都是歪斜而不正常的。

就像是沙维奇准将既要考虑下属,又要考虑战略,如果一个人过于专注地为了公司倾尽全力,最后就会像是夹心饼干一样无处可逃。如此一来最后就会陷入崩溃。那么又该如何是好呢?

以我来说,那就是身为中层管理人员的人也当个笨蛋就行了。当然,如果中层管理人员真的是个笨蛋也会很困扰,但是只要假装成自己是个笨蛋就行了。所谓大智若愚,中层管理人员可以装成笨蛋,巧妙地欺骗、逼迫、利用年轻的下属。

反正他们对公司也没有一丝忠诚,所以得要巧妙地让对方以为会得到好处,并且加以诱导。

如果不这么做,下属也不可能自己动起来。诚如前面所写,若要使唤心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要将目标赐予他们就行了。而本章的主题也会延续到下一章。

>